今天是

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 持之以恒的决心反对宗教极端思想、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社会稳定,共建稳定和谐新疆

发布时间:2017-04-17来源: 点击数:

自治区残联办公室副主任阿不哈提(哈萨克族)

劳动会给明天带来欢乐,团结会给明天带来胜利!这是一句哈萨克族谚语,也是父母从小教育我们时常说的话,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里,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家庭出身的孩子,从小就在父母向善团结的教育与社会的培养下,大学毕业,走向社会,成为一名组织培养的选调生,奔赴基层工作到厅局机关工作与组织的培养教育关心是离不开的。当前形势下作为组织培养的一名少数民族干部更应该站出来,持之以恒的决心反对宗教极端思想、反对民族分裂、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行、舆论、极端宗教思想,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义不容辞的维护祖国的繁荣、社会的稳定、民族团结之花长盛。

1949年中国解放,在短暂的67个年头,解决13亿人口的温饱,这是在全世界,乃至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奇迹,我们深切看到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贫困到温饱,从温饱到小康,从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努力向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砥砺前行,取得巨大成就令人振奋、前所未有、举世瞩目。习近平总书记从中南海给库尔班大叔后人的回信,为新疆各族群众带来了春天般的温暖。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又亲自参加新疆代表团审议,寄予全疆各族干部群众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巩固民族团结的殷切希望。“事成于和睦,力生于团结”是一句维吾尔族名言,这句名言作为我发声亮剑的主题,前一辈留下的这些言语,是历经历史考验的总结,从远古到现在,不管哪个民族,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只要分歧动乱就会遭殃,战乱中的叙利亚、伊拉克、阿富汗是鲜活的例子。战争,暴恐带来的是失去双亲的孤儿,失去丈夫的妻子,失去爱妻的男人,缺胳膊少腿,失去光明的残疾人,残缺的楼房,疾苦的生活,到处流离失所的百姓,逃荒的难民,看到这些鲜活的例子,为什么还不吸取深刻的教训呢?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曾在国家级贫困县乡镇工作,2015年“访惠聚”在南疆农村驻村一年,亲眼体会了北疆哈萨克族牧民,南疆维吾尔族农牧民受益的惠民政策,贫困家庭党员干部担保捐资买牛、买羊、买鸡让你脱贫(我也曾给一户家庭担保),党委、政府担保投入搞合作社让农牧民发家致富,政府投入建富民安居,牧民定居,住新房,五保户有房主,有供养,残疾人有补贴,有住房,病了政府大病救助,子女上学免学杂费,上不起学有党委政府供,环境不好,交通不便党处理,缺衣缺粮,发生天灾有共产党,活在天堂般的社会主义国家,还寻求什么自由,寻求什么天堂。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在当前形势下,宣传政策,服务百姓,引领百姓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权利是人民给的,党把这个神圣岗位给予我们,这是党对我们的期望、寄托、信任,使让我们把好政策宣传给人民,把好政策惠及于人民,成为人民的依靠,成为党的好使之。因此少数民族干部更应该清醒的分析当前的形势,更应该清醒的认识不铲除宗教极端思想,新疆永无宁日,团结是福,动乱是祸的当前形势,成为养活人民,保卫祖国,捍卫祖国,维护新疆稳定的英雄楷模。更要怀着对党的感恩之情,做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模范,做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先锋,做与"三股势力"誓死斗争的卫士,更要成为给人民要创造幸福生活、建设美丽家乡,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

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党员干部,要在促进各民族团结和睦上以身作则。我将始终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始终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决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率先垂范、深入群众,继续深化推进“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真心真情与各族群众结对认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各族群众“五个认同”,让各民族群众像一家人一样,不分你我、心灵相通、共担风雨,共同筑牢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夯实稳定发展的社会基础。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将时刻以自治区党委“约法十章”“九条要求”“九个更加”为标杆,坚决纠治“四风”“四气”,通过“五破五立”,践行“三严三实”,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始终坚守岗位、履职尽责,自觉守好阵地、忘我工作,特别是始终牢固树立“执行第一、落实为重”的理念,对自治区党委的安排部署,不议论、不观望,少说多干、说了就干,以“钉钉子”的精神扑下身子抓落实,管好身边的人,管好自己的家庭,确保各项维稳安排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上一条: 旗帜鲜明的站在反分裂、反暴恐斗争第一线

下一条: 让那些卑鄙肮脏的无耻之徒和邪恶势力远离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