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声世界的守望者

发布时间:2016-12-26来源: 点击数:

在昌吉州特殊教育学校有这样一位老师:工作中,如春雨——润物无声;生活中,如花朵——灿烂绽放;她的一言一行恪守着特殊教育的职业准则;她的一举一动诠释着特教人的艰辛路程;她净化着学生的心灵,美丽着自己的人生。在孩子们灿烂的笑容里,在学生们成长的足迹里,她享受教育的快乐和幸福!她就是自治区“四好”教师张梅。

1992年的她,21岁,怀揣美丽的梦想,从南京特师毕业,来到刚刚成立的昌吉州聋哑学校。眼前,黄土飞扬的操场,孤独单薄的教学楼,加上一个个年龄参差不齐的聋哑孩子,让她心中的梦想顿时无处安放。就在他她彷徨迷茫之时,孩子们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一双双渴求的目光,触碰到了张梅老师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就这样,张梅老师留在了这里,她知道,这些孩子喜欢他,需要她。科班出身的她,首当其冲的担任起了一年级的班主任,而且一干就是24年。24年间,她迎来了四个一年级,送走了三个毕业班。岁月染了她的双鬓,但使更加坚定了心中的信念。

学校成立之初,人员少担子重,张梅白天上课,晚上、周末还要值生活班,常常是好几个月回不了家。父亲联系不上女儿,急的从阜康赶来,看到操场上正在帮学生们凉洗床单的女儿,才算松了口气,可更多的是心疼。大家都知道,因为存在语言沟通的障碍,给聋哑孩子上课已经是很不容易的事了,那么在聋哑学校值生活班又是怎样的一种情况呢?每天晚上学生们入睡后,张梅要到每间宿舍逐个检查床位,看看哪个学生蹬被子了,帮他盖好被子;哪个学生需要起夜,就轻轻地叫起,带去卫生间;哪个学生生病发烧了,给他亲自送水,喂药,测量体温......这些琐碎的小事,让张梅基本是彻夜不眠。

没有爱就没有特殊教育。这是张梅从事特殊教育工作的座右铭。在张梅教的第一届学生中,有一个智力发育迟缓的孩子,生活上基本不能自理,常常大小便失禁,张梅就承担起了每天为她擦洗的责任,而此时的张梅,也只不过是个刚毕业的大孩子。就这样,这份爱延续了九年。这位学生毕业时抱着张梅哭着不肯走,她用含混不清的嗓音喊着“妈妈!妈妈!”听到这一声声呼喊,看到这一幕幕场景,在场的所有人都潸然泪下。

2015年秋天,张梅迎来了一批一年级的孩子,班里的孩子一半是听障,一半是智障。下课铃声一响,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奔向教室,带着那几个智障孩子上厕所。一个一个脱裤子,擦屁股,一个一个洗手,领回教室。她自己调侃说:“下课铃声就是我的上课铃声。这铃声一响,我就得马上上岗,不然啊,晾衣绳上又要多几条裤子了”!

24年中,张梅记不清有多少次把生病的孩子送往医院,像妈妈一样照顾着他们;记不清,有多少次张梅带领学生在烈日下清理垃圾,在寒风中清扫积雪;记不清,有多少个“元旦”“中秋”“端午”“周末”陪着学生一起渡过的。所有的一切举动,只为让这些远离家人的聋孩子能时时处处感受到家的温暖。

记得有一年,张梅的爱人带队在玛纳斯农村摘棉花,她抱着1岁的儿子在家里。晚上11点多,她突然接到值班老师的电话,说班里的一个孩子发高烧,问她怎么办?她看看身边熟睡的儿子,想到正在发高烧的学生,最终还是狠下心锁上了门赶往了学校。等陪学生去医院打完针再送回宿舍已是凌晨3点多了。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往家赶,刚走到楼下就听到了儿子沙哑的哭声,她两步并一步的跑回家,只见儿子躺在地上,小手小脸上全是血,额头上碰了个大口子。她吓坏了,抱起儿子赶紧往医院跑,等儿子缝完针,天亮了。她把儿子交给了爷爷奶奶,匆匆赶往学校。因为学校里还有一群孩子等着她。

工作了24年,张梅当了24年的班主任,先后荣获优秀班主任、优秀辅导员等称号。在一次元旦舞蹈排练中,张梅不慎扭伤了腿,行走困难,孩子们抢着扶她上下楼,抢着为她打饭。最令人感动的是,孩子们怕打好的饭凉了,竟脱下自己的棉衣把饭盒裹得严严实实,用最快的速度送到办公室。张梅手捧着热气腾腾的饭菜,看着孩子们冻得通红的脸,留下了感动的泪水。她看着孩子们想:为了他们,我这24年的付出值了!学生们还在日记中这样写到:“张老师,长大后我希望变成你,因为你的手语是那么漂亮,上课是那么有趣,你的心灵是那样善良,你是那样的爱着我们……”

教学是一门永无止境的艺术,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感悟力,张梅孜孜不倦地学习着、实践着。2006年,她执教的《精彩的马戏》获全州“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这是州聋哑学校建校以来第一次和普校教师同台竞技并取得的好成绩,极大地鼓舞了老师们创优争先的信心。就这样,张梅带着语文组的老师们走出了校门,走出了昌吉,捧回了一张张金灿灿的证书。因为专业基本功扎实,自2006年开始,张梅受聘担任了昌吉电视台新闻手语翻译的工作。2012年,张梅获得新疆首届特殊教育教师基本功大赛全能一等奖。2015年被昌吉州人民政府授予了优秀教师的荣誉称号,2016年还被评为昌吉州学科带头人、自治区“四好教师”。

没有桃李满天下的荣耀,有的是孩子们的环绕;没有中小学教师的骄傲,有的是胜似母亲的费心与操劳—这就是特校教师。张梅是其中的一位,用满腔的爱心守护着孩子们心中模糊的一点光,用坚定的信念支撑着孩子们幼稚而又脆弱的肩膀,照亮了孩子们前行的道路。从此,孩子们不再彷徨、不再迷茫、不再孤独!谢谢张梅老师!谢谢特殊教育学校所有的老师!

(昌吉州残联赵艳霞、樊秀琴 供稿)

张梅教学生洗衣服

张梅教进校小学生写字

张美和学生们玩老鹰捉小鸡

上一条: 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中亚南路社区:温暖和关爱在传递 这里的冬天不再冷

下一条: 感恩节27名学生来石河子市残疾人照料站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