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4日,在焉耆回族自治县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表彰大会上,肢体残疾自强模范刘月霞以《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心中有梦,奋力前行》为题分享创业历程,用奋斗故事诠释残疾人的不屈精神。
一、身残志坚:从“同情眼光”到“创业夫妻”
我和丈夫王志远均为二级肢体残疾,因身体缺陷错过大学,却在偏见中结为伴侣。2008年,我们顶着压力开起小五金店,我操持店务,他苦学维修技能并考取电工高级技师证。凭借过硬技术和信誉,小店渐有起色,成为家庭希望的寄托。
二、二次创业:农资店里的“破局之战”
2021年,因体力不支退出五金行业,我们瞄准农资市场,贷款创办“乐农农资店”。面对资金短缺、农技空白、搬运困难等挑战,我参加农业技术培训,考取农药技师证书,从“门外汉”成为能根据土壤、作物、气候精准配药的“土专家”,还为农户提供栽苗、飞防等一条龙服务。如今,农资店不仅站稳脚跟,更带动周边农业生产,农户丰收的笑容成为我们最大的慰藉。
三、感恩前行:政策暖阳下的“双向奔赴”
创业路上,党和政府的扶持如春日暖阳:相关部门减免税费、提供小额信贷,县残联组织职业技能培训,最近我又报名了自治区残联组织开展的电商培训。身边的朋友也在需要的时候,给予了物质和精神上的支持。这份恩情化为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计划扩大店面、引入环保农资、深化与科研机构合作,希望带动更多残疾人就业,用公益传递温暖。
“不让别人烦恼是慈悲,不让自己烦恼是智慧。”刘月霞用亲身经历告诉所有残疾朋友:“不放弃才有希望,有梦想就有力量。”只要向阳而生、逐光而行,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残疾人一样能书写精彩人生。
(焉耆回族自治县焉耆镇刘月霞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