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阿勒泰地区地区认真贯彻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积极争取将“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确定为地区2024年十件民生实事,提升了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水平。
小航(化名)是一名6岁的听力障碍儿童,两岁时被诊断为极重度感应神经性耳聋,2021年他做了左耳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术后他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治疗,这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高昂的费用。
阿勒泰市残联通过摸底,了解到小航有救助需求后,及时将小航纳入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中。在市残联工作人员帮助下,小航成功申请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从此小航开始了康复之路。小航在北京市昌平区舒耘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进行了长达3年的康复训练,在没有参加康复训练前,小航没有办法发音,在专业训练和家长坚持不懈的陪伴下,小航从一开始的听口令、简单发音,到开口表达与人交流,现在已能与人正常交流,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愿。
地区残联坚持县(市)摸底排查和乡镇(街道)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常态化开展残疾儿童摸底排查,做好儿童残疾筛查、诊断、康复救助有效衔接,确保符合条件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应救尽救。有序组织有康复需求的残疾儿童自主选择定点康复机构开展康复训练,建立“一人一档”康复档案,确保救助对象康复需求精准无误。同时,督促各县(市)残联开展精准对接、需求摸底、审核确定、实施救助,并及时将相关信息录入全国残联信息化服务平台。
2024年,阿勒泰地区残联积极争取到中央、自治区项目资金141.939万元,为80名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开展基本康复训练、手术、辅助器具适配等。
通过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的实施,让更多残疾儿童“应救尽救”,在康复黄金期得到及时有效治疗,身体功能得到显著改善,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许多孩子重新回到了校园,与同龄人一起学习、成长,开启崭新的人生篇章。
(地区融媒体中心、地区残联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