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恰热克镇萨依兰干村:农业村一年换新颜

发布时间:2019-12-02来源: 点击数:

“这一年来,村里的变化太大了,现在都是一户一表解决了用电难、用水难的实际问题,新建了村卫生室、美食一条街,道路改造了,有了路灯,村子晚上也亮堂堂的。这一切的变化都非常感激驻村工作队的付出。”近日,自治区残联驻恰热克镇萨依兰干村村民依明·依则孜激动地说。自治区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自治区残联派驻莎车县米夏镇托尕其村第一书记王明富、自治区残联副巡视员赵保全赴恰热克镇萨依兰干村驻村工作队指导检查脱贫帮扶工作。

萨依兰干村建于1956年,位于镇政府西北方向,距离镇政府6公里,周边与3个村衔接,辖6个村民小组,是一个以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棉花、万寿菊等经济作物、巴旦木、核桃等果树种植和牛羊家禽养殖业为主的农业村。

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自治区残联驻恰热克镇萨依兰干村“访惠聚”工作队针对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多产业扶贫项目,实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驻村以来,工作队聚焦总目标,紧紧围绕“1+2+5”目标任务,用心用情,从一点一滴做起,抓班子、找路子、办实事,努力开拓创新,赢得了人心,凝聚了民心,让这个农业村重换新颜,力争2020年完成整村脱贫目标。

下好“帮扶棋” 履职尽责敢担

一年来,驻村工作队对全体村民开展了优质林果业、种植业、高效养殖业及餐饮、商业服务等技术培训工作,共培训人员265人。工作队党员干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采取“目标倒逼任务,时间倒逼进度,督查倒逼落实”的工作方法,撸起袖子加油干、甩开膀子拼命干,形成的强大合力扎扎实实解决村里的实际困难。

萨依兰干村有村两委干部8名,党员46人,全村耕地面积4922亩,村总支书记、工作队队长朱汉军根据工作队队员和村干部的能力及特长,安排岗位,党员、村民代表争当致富带头人,村里的精神风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工作队出资将村里党员活动室、村民活动中心重新装修,现在每天主动到夜校上课的村民越来越多了,学法律、学政策、学国语、学技能成了村民的自觉行为。

在解决村民们的实际问题中,首先解决了用电、用水难问题。由于历史原因,年初萨依兰干村还是多户村民共用一个电表,收费时每户共摊电费,村民之间因为用电量的多少产生隔阂矛盾,工作队积极找到县电力公司,争取协调解决“一户一表”。短短一个月,全村新装电表377个,家家实现了一户一表。随后又解决了富民安居房搬迁中45户村民的果蔬浇水难问题,通过多方协调完成了33个闸口的“通水工程”。为所有道路配备了垃圾桶,还积极协调镇卫生院,派出了2名医生在村里办起了村卫生室,做到了小病不出村,大病有保障,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村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不见成效不松劲,不达目标不罢休。村民的日子也像“芝麻开花节节高”,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挂在了一张张充满喜悦的脸上,犹如向阳花海一样绚烂。

当好“智囊团” 增收渠道变宽了

“大家的责任心增强了,工作方法多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提高了。”队长朱汉军说。为有效破解村里出行难、集体经济薄弱难题,工作队探索出单位作后盾、积极争取有关部门资金支持的工作新模式,一年来,自治区残联共投入27.5万元,支持打造了扶贫车间配套设施房间、扶贫就业基地、村民夜市改造、道路硬化等项目,还积极协调交通部门,争取村村通项目资金近200万元,今年对村里8条新增巷道11公里路面进行水泥路面的硬化,打通水泥路面到家门口的“最后一公里”,配套新增安装巷道的太阳能路灯,方便了出行。

萨依兰干村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工作队经过仔细商讨,选择了养兔这一投资少、见效快、风险小、有示范效应和有销路的村集体经济产业。今年投入6.8万元,建设养兔棚圈,10月中旬建成引进种兔繁殖,第一批出售肉兔750只,获利近8000元,结束了村集体经空白的历史,解决了村两委无钱办事的难题,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今年“十一”期间,工作队开展关爱助学行动。加强对考入大中专学校的本村学生的关爱助学行动,筹资6.52万元助学救助金,共资助43人,通过助学救助,培养青少年爱党爱国爱社会的真挚情感。

村总支书记、工作队队长朱汉军说:“一年来,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使命,扎扎实实解决村里的实际困难”。

打好“脱贫牌” 群众生活变美了

这一年,工作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和自治区党委关于脱贫攻坚的总体部署,结合本村实际,多措并举,集中精力做好脱贫攻坚。

通过队员们给大家反复讲“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道理,举办各种技能培训班,还帮助村民联系岗位就业,让村民通过就业实现脱贫。为精准脱贫夯实基础,全年填报各类扶贫信息报表11200份,确保了全村扶贫基础信息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截止2019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117户376人,其中,已顺利实现脱贫88户327人 ,还有29户109人将在2020年全部脱贫。全村完成集中连片安居富民房建设348套并实现入住98%,村内幼儿园、文化活动中心设施齐全作用发挥明显。依靠各项惠民政策扶持,培养农民致富带头人、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今年春季,工作队出资1.44万元,为村民购买优质西梅、樱桃等果品树苗1220棵,为进一步发展优质林果业打下了基础。

工作队还在拓宽村民就业渠道方面做足“文章”。国庆期间,工作队在全体村民大会上对33名就业模范进行了表彰奖励,鲜明的转移就业导向,让村民学有模范,做有标兵。倾全村之力于2019年5月开工建成1座1000平方米村级扶贫车间“鸿烨电子加工厂”,现有120余名村民就业。村民肉孜·麦麦提已经在扶贫车间工作近一年,每月工资2000元左右。“我过去只在家种地,收入很低,现在有了这个车间岗位后,已经实现了脱贫。”他说。

村民们看到 “领头羊”强壮了,有许多年轻人开始主动向党组织靠拢。截至目前,提交入党申请书的共有41人,其中11人已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为基层党组织补充了新鲜血液。

致富带头人肉孜·麦麦提激动地说:“现在村里的变化很大,村干部和党员在群众中的威信也越来越高,我也想成为一名共产党员,多为家乡贡献力量。”

如今的萨依兰干村旧貌换新颜,村民们住进了安居富民房,柏油路铺到了家门口,村民活动有了宽敞的文化阵地,孩子在家门口就能免费上幼儿园,家家户户的庭院都种上了果蔬……“工作队来了之后,我们村整个大变样了。村子能有今天的变化,工作队功不可没呀!”村民们笑着说。

(王霞 邓君华 供稿)

QQ图片20191202102418.jpg

QQ图片20191202102426.jpg

QQ图片20191202102432.jpg

上一条: 自治区残联参加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技术交流竞赛载誉归来

下一条: 新疆代表队在“第二届全国听力语言康复教师技能大赛”喜获佳绩